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猪价反弹 VS 仔猪企稳:黎明前的震荡抑或趋势反转?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0/27 14:59:52 关注:16 评论: 我要投稿

  近期,生猪市场动态备受行业从业者与投资者关注。猪价的小幅反弹以及仔猪价格的企稳,看似只是简单的市场波动,实则背后蕴含着供需关系的复杂博弈、政策导向的深刻影响以及行业周期的显著变化。究竟是曙光初现,还是昙花一现?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微妙的市场格局。
  一、市场数据复盘:反弹与企稳背后的多空博弈

  (一)生猪价格:淡季反弹释放积极信号
  根据智农通数据,截至 10 月 25 日,全国生猪均价为 11.95 元 / 公斤,较上周末上涨 5.7%,终结了连续 6 周的下跌趋势。华北、东北地区领涨,河北、辽宁均价突破 12 元 / 公斤。其主要原因是天气转凉刺激了终端消费,北方灌肠、南方腌腊预期提前启动,周度样本日均宰量环比增幅达 3.36%,屠企被动提价收猪。然而,行业仍处于深度亏损状态:自繁自养头均亏损 138 元,较上周收窄 20 元,主要得益于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回落;外购仔猪育肥亏损 130 元 / 头,虽然亏损面有所收窄,但仔猪外销市场呈现 “有价无市” 状态,7kg 断奶仔猪均价 165 元 / 头,较 2024 年同期暴跌 40%,这反映出养殖端补栏信心不足。
  (二)仔猪价格:止跌企稳显现周期筑底特征
  仔猪市场呈现 “区域分化” 态势:山东、河南 15 公斤外三元仔猪报价 285 元 / 头,环比持平;东北、西北部分产区跌至 250 元 / 头,低价区出现 “抄底补栏” 现象 —— 河北、山东二育栏舍利用率回升至 50%,较上月增加 15 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规模场与散户策略分歧加剧:牧原、温氏等龙头仔猪销量环比增长 8%,主打 “低价抛货去库存” 策略;而中小散户补栏量仅增长 3%,这反映出市场对于 6 个月后生猪价格存在分歧,看好者赌产能去化带动涨价,谨慎者担忧供应过剩延续。
  二、多空因素交织:供需两端的角力与平衡
  (一)供应端:出栏均重下降揭示压栏松动
  全国出栏均重为 127.90kg,环比下降 0.35kg,散户出栏均重 142.21kg,虽仍处于历史高位(正常区间 110 - 120kg),但已连续两周回落,显示压栏大猪集中出栏压力有所缓解。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0 月中旬生猪存栏结构中,150kg 以上大猪占比降至 4.8%,较 9 月减少 1.2 个百分点,短期供应过剩压力边际改善。然而,产能去化仍处于 “温和期”:能繁母猪存栏量虽连续 3 个月下降,但幅度仅为 1.2%,远低于 2021 年周期底部 15% 的去化率,这反映出头部企业 “以量换价” 策略仍在持续 —— 牧原、新希望等上市公司 10 月出栏计划同比增长 10%,试图通过规模摊薄成本。
  (二)需求端:季节性回暖遇上消费分级
  天气转凉成为短期最大利好因素:华北、华东地区家庭猪肉采购量周增 12%,商超冷鲜肉销量提升 8%;但餐饮端表现分化,连锁快餐(如麦当劳、老乡鸡)猪肉类产品销量增长 5%,而高端餐饮因婚宴订单减少,需求持平。二次育肥情绪升温成为关键变量:河北、山东等地二育户集中补栏 50 - 70kg 标猪,带动市场猪源短期收紧,部分产区标猪与大猪价差扩大至 0.5 元 / 公斤,形成 “短期价格扰动”。但历史经验显示,二育集中入场往往是周期底部的 “情绪指标”,2023 年同期类似行情后,猪价在 3 个月内反弹 20%。
  三、产能去化进程:政策引导与市场自发双轮驱动

  (一)政策端:产能调控升级为 “精准去化”
  发改委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召开生猪生产调度会,明确要求头部企业在 2025 年底前调减能繁母猪存栏 100 万头,重点淘汰 PSY 低于 24 头的低效产能。这是继 2021 年 “去产能” 后,首次针对规模化企业的定向调控,预计可直接影响 2026 年二季度生猪供应 —— 每调减 10 万头能繁母猪,对应减少 120 万头生猪出栏。地方层面同步加码:河南、四川等地对存栏 5000 头以上猪场实施产能备案制,新建猪场需配套消纳用地,变相提高扩产门槛,中小散户因环保成本高企,主动退出意愿增强,9 月全国散户存栏量同比下降 18%。
  (二)市场端:亏损倒逼下的被动去化加速
  自 7 月以来,生猪养殖全行业亏损已超 12 周,外购仔猪育肥模式累计亏损超 400 元 / 头,迫使部分中小场户 “断档式” 退出 —— 山东某养殖合作社数据显示,10 月仔猪补栏量同比下降 35%,空栏率达 30%,为 2018 年非洲猪瘟后的次高值。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开启 “逆周期扩张”:牧原股份 10 月公告拟发行 50 亿元可转债,用于河南、河北生猪产能扩建;温氏股份收购华农温氏剩余股权,将一体化产能提升 15%。这种 “散户退出、龙头扩张” 的结构分化,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四、未来趋势研判:筑底期的机会与风险
  (一)短期:反弹持续性取决于两大变量
  二育补栏强度:若 10 月底二育栏舍利用率突破 60%,将有效承接当前过剩猪源,支撑猪价反弹至 12.5 元 / 公斤;若补栏熄火,价格或因规模场集中出栏再度承压。
  政策收储节奏:11 月即将启动的第三批冻猪肉收储,若规模达 30 万吨以上,可形成 “政策底”,叠加春节前消费旺季,猪价有望挑战 13 元 / 公斤。
  (二)中长期:产能去化决定周期反转高度
  当前能繁母猪存栏 4042 万头,仍高于正常保有量(3900 万头)1.1%,理论上对应 2026 年一季度生猪出栏量达 6.8 亿头的历史高位。但考虑到政策引导下的产能优化(淘汰低效母猪 + 提升 PSY),实际供应压力或比数据显示的更轻 —— 圣泽 901 等国产种猪 PSY 已达 28 头,较进口品种高 5%,意味着同等存栏下,生猪供给能力提升 10%。对于养殖户而言,当前处于 “战略观察期”:成本线以下的中小散户宜加快淘汰低效母猪,降低存栏密度;规模化企业可逢低收购优质产能,为下一轮周期储备 “弹药”。
  结语:在震荡中锚定周期拐点
  猪价的小幅反弹与仔猪的止跌企稳,更像是周期底部的 “试盘动作”—— 供应端的压栏松动与需求端的季节性回暖形成短期共振,但产能去化的深度与消费复苏的强度,才是决定未来走势的核心变量。对于行业而言,这轮调整期既是 “去泡沫” 的阵痛,也是 “提质效” 的机遇:当低效产能加速出清,当政策调控与市场机制形成合力,生猪产业正从 “量的扩张” 转向 “质的突围”。或许,真正的周期反转尚未到来,但那些在震荡中坚守成本底线、优化产能结构的企业,终将在黎明到来时收获超额回报。 (数据支持:智农通、涌益咨询、中国畜牧业协会)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能繁母猪存栏调减,生猪板块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2025/10/27 15:06:05
猪价反弹与仔猪企稳:黎明前的震荡抑或趋势反转?2025/10/27 13:12:24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开展“2025-2026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冬春季猪2025/10/27 11:33:07
解码猪周期:从历史轮回看中国生猪产业的转型密码2025/10/27 9:14:33
猪价跌回2022年同期最低!18家上市猪企9月收入大降18%,产能去化加速能否扭2025/10/27 8:56:01
养猪业正在经历比低价更残酷的生存大考2025/10/26 21:56:34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