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业:2024年春天之后的机遇与挑战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12/20 22:29:11 关注:34 评论: 我要投稿
|
|
一、生猪养殖业的 “春天” 回顾
(一)艰难 “猪周期” 的终结
生猪养殖业此前经历了一段异常艰难的时期,遭遇了堪称 “史上最严峻漫长” 的猪周期考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诸多因素致使养殖业陷入困境,像生猪疫病的多样化、复杂化以及长期化,防控难度不断升级,非洲猪瘟等疫病局部多频爆发,给养殖户带来了沉重打击。而且养殖模式方面,一些采用 “公司 + 农户” 模式的企业,面临着生猪疫病难以有效防控,死淘率等养殖指标恶化,养殖成本大幅攀升的问题,同时管理难度也随着养殖规模扩大而剧增,农户与公司利益诉求不一致、饲料等环节冗杂成本高,使得 “规模不经济” 效应凸显,不少猪企在大幅波动的猪周期中遭受重创。
例如,2023 年全行业生猪养殖头均亏损 76 元,是自 2014 年以来首个算总账全年亏损的年份,18 家上市猪企累计大亏 248.7 亿 —291.7 亿,像正邦科技、傲农生物、天邦等大型猪企都出现了重大经营困难,有的通过重组艰难求生,有的则在债务泥潭中苦苦挣扎,甚至走向主动暴雷、申请预重整等境地。
不过,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煎熬后,生猪养殖业终于在 2024 年迎来了春天。自 2024 年 2 月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去化程度较多,新一轮上行周期开始,头部猪企在 5 月跨过成本线后,在生猪出栏量增加、销售均价上升,以及养殖成本下降等量、价齐升作用下,养殖端于三季度全面开启 “赚钱模式”,让整个行业看到了希望,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复苏曙光。
(二)猪企扭亏原因分析
本轮猪企能够扭亏为盈,核心因素在于猪价回暖。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国内生猪外三元价格从年初的 14.32 元 / 公斤涨至 8 月中旬的 21.3 元 / 公斤,尽管后续有震荡下跌情况,但前期的价格上涨为猪企盈利创造了良好条件。而且,不同猪企的销售数据也反映出这一积极变化,像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猪企的商品猪销售均价自 2023 年 12 月后就进入上升通道。
与此同时,降本增效举措也功不可没。一方面,饲料价格走低带动了养殖成本下降,今年上半年玉米和豆粕价格大幅回落,均价分别为 2.60 元 / 公斤和 3.85 元 / 公斤,同比分别下跌 12.6% 和 16.8%,当前价格较上年末分别每吨下降超过 500 元和 1200 元,使得猪饲料平均价格 3.62 元 / 公斤,同比下跌 7.8%,自繁自养养殖户养殖成本从上年接近 16.5 元 / 公斤下降至今年 15.5 元 / 公斤左右。例如温氏股份就表示公司养殖成本同比下降得益于饲料原料价格下降。
另一方面,猪企自身也在积极修炼内功,通过调整生产结构,比如淘汰低生产能力的母猪,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连续 21 个月增长之后于 7 月份首次下降,这意味着生猪产能进入 “下行通道”,推动猪价上涨的同时也优化了成本。此外,还有企业通过优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疫病防控等方式来降低成本,像牧原股份通过生产管理优化、疫病防控及净化推进等让生猪养殖成绩提升,出栏生猪饲料成本下降,进而使得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低,其 2024 年 6 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接近 14 元 / 公斤,相比 5 月下降了 0.3 元 / 公斤左右。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助力养殖端在三季度顺利开启 “赚钱模式”,让猪企的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二、猪企策略的转变
(一)摒弃激进扩张的背景
过去,猪企常常采取大干快上的激进扩张方式,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养殖数量,试图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然而,这种扩张模式带来了诸多棘手的问题。一方面,大规模扩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很多猪企通过借贷等方式融资,使得自身负债不断攀升,像部分上市猪企的资产负债率超过了 70%,甚至有的突破了 80%,资金压力巨大。同时,快速扩张下的现金流也变得紧张起来,一旦遇到猪价下跌等情况,资金链就面临断裂风险,例如傲农生物,由于前期激进扩张,在猪周期下行阶段陷入债务困境,逾期债务不断累积,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所持股权被司法冻结,自救措施也均告失败,走到了退市边缘。
而且,此前生猪养殖业经历了环保政策收紧叠加非洲猪瘟大范围爆发等情况,产能大幅下降后又快速恢复,使得猪价震荡下行,过去激进扩张带来的高昂养殖成本,让大多数猪企深陷亏损深渊。
如今,猪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牵制,不得不转向谨慎策略。从融资端来看,政策收紧,企业募资举债变得困难,加上之前全行业深度亏损,资金压力大,限制了猪企大规模扩产。再从市场情况分析,猪价红利在减弱,2024 年虽有回暖,但后续又开启了震荡下跌模式,“淡季不淡、旺季不旺” 成为猪价走势的总体特征,腌腊行情都未能有效提振需求,生猪市场预期转弱,未来猪周期波动还可能加大、长度缩短,这些都让猪企意识到不能再盲目扩张,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的共识也越发强烈,所以摒弃了过去激进的做法,转向更为谨慎的策略。
(二)当下谨慎策略的体现
当前,不少猪企采取了一系列谨慎的做法来应对市场变化。一方面,头部猪企开始收缩产能,例如牧原股份于 11 月 26 日公告终止右江 18 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洪洞 15 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等共 7 个项目,将剩余募集资金 5.77 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目的是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公司运营成本;东瑞股份 12 月 6 日公告终止 “惠州东瑞多层楼房生猪养殖项目”,把该项目的募集资金及利息、理财收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也是鉴于市场环境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项目投资效益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温氏股份同样对外发布消息,停止位于湖北省的两个养猪项目的建设。
除此之外,猪企们还竭力修复资产负债表、改善现金流,不再随意增加资本开支,而是注重盘活现有资产,提升资产的运营效率,让财务状况更加稳健。比如一些猪企会处置闲置的猪场资产,通过出租、转让等方式回笼资金,新希望在闲置猪场处置方面就做了很多工作,随着猪周期反转,积极推动相关交易落地,实现资金净流入。同时,部分猪企也在优化内部管理,控制成本支出,加强疫病防控等,从多方面来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和挑战。
三、2025 年猪企面临的新挑战
(一)成本端压力持续
随着 2025 年的临近,猪企面临的成本端压力愈发凸显。一方面,猪价预期转弱,参考期货远期价格,目前市场对明年 3 月的猪价预期已经低于 14 元 /kg,如 12 月 17 日午后,反映明年 3 月猪价预期的生猪期货 2503 合约,最新价为 12.88 元 / 公斤,已经再度跌破诸多养殖类上市企业的成本线。业内预计 2025 年猪价或平稳回落,生猪现货价格的波动幅度虽可能收窄,但预计大部分时间在 13 元 / 公斤 —16 元 / 公斤区间波动,显著低于 2024 年 13 元 / 公斤 —21 元 / 公斤的价格运行区间,这意味着猪企依靠高价获取高利润的时代逐渐远去。
另一方面,饲料价格存在再度上行的风险。尽管 2024 年上半年玉米和豆粕价格大幅回落,带动养殖成本下降,但饲料成本受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波动、国内饲料原料供需关系等因素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一旦饲料价格止跌反弹,养殖成本还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抬升。而且,劳动力成本也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在不断上升,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养猪行业来说,这无疑又增加了成本负担。同时,防疫成本在养殖成本中本就占有较大的比重,疫病防控作为养猪行业的重要工作,需要持续投入资金来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疫苗接种和消毒工作等,以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
诸多因素交织下,成本端的压力持续给到猪企。虽然不少猪企一直在努力降本,像牧原股份在 2024 年 1—2 月生猪养殖平均完全成本为 15.8 元 / 公斤,到 11 月已经降至 13.1 元 / 公斤,但后续养殖成本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却很难预计,毕竟之前降本增效举措实施后,继续挖掘降本空间的难度也在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成本落后产能将成为去化主体,那些无法有效控制成本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或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二)盈利分化或更显著
业内预计,2025 年猪板块的盈利分化将更为显著。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不同猪企之间的成本控制水平、养殖规模等方面本就存在差异,在猪价预期走弱的大环境下,这种差异会进一步放大,进而体现在盈利状况上。
一些头部猪企凭借自身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成本控制上表现突出。例如牧原股份,2024 年 10 月完全成本已降至 13.3 元 /kg,其优秀场线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更是降至 12 元 /kg 以下;神农集团 10 月份养殖完全成本为 13.6 元 / 公斤;天康生物 10 月份的生猪养殖成本为 13.87 元 /kg 等,它们通过优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精准把控饲料成本等方式,能够在市场波动中维持相对较好的盈利水平,甚至还可以通过 “以量补价” 来保障利润规模。
然而,对于部分中小规模猪企或者成本管控能力较弱的企业而言,情况则不容乐观。它们可能面临着更高的采购成本、相对低下的生产效率以及有限的市场议价能力等问题,随着养殖成本的居高不下以及猪价的回落,盈利空间会被不断压缩,甚至可能出现亏损。比如在 2024 年出栏量下降的一些小市值猪企,像天邦食品、正邦科技等,已经面临单季度盈利下滑的困境,到了 2025 年,若无法在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做出有效改进,经营压力将会更大。
整体而言,2025 年猪企在市场上的盈利能力将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强者凭借自身优势稳住阵脚,弱者则需在重重压力下艰难求生,如何应对这一变化也成为各猪企亟待思考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行业格局的重塑变量
(一)中腰部猪企的不同动作
在头部猪企纷纷收缩产能、采取谨慎策略之时,部分中腰部猪企却有着不同的动作,它们正试图借助融资来进行扩产。例如,新五丰、华统股份等企业在 2024 年持续扩张养殖规模,新五丰上半年交付母猪场 1 个,新增母猪存栏规模 4800 头,还交付肥猪场 1 个,新增年出栏肥猪产能 9.52 万头;华统股份 11 月 27 日发布公告称,拟募资不超过 16 亿元,主要用于生猪养殖、饲料加工及偿还银行贷款,并将继续增产生猪 44.80 万头,扩产比例达 30.57%;京基智农也紧跟其后,拟定增募资不超过 19.3 亿元,投向云浮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和贺州生猪种苗繁育基地项目,预计增加 100 万头生猪产能。
中腰部猪企选择这样做,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动机。一方面,它们希望通过扩大产能,在市场中占据更多份额,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行业格局中谋求更有利的位置。毕竟在市场集中度尚未达到很高水平的当下,扩大规模意味着有更多机会获取规模效益。另一方面,看到 2024 年行情回暖,它们期望抓住这一机遇,赶在未来可能的猪周期变化前,增强自身实力,为后续应对市场波动奠定基础。
然而,这一做法也给行业竞争格局带来了诸多影响。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程度,使得整个生猪养殖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无论是在生猪销售端的价格竞争,还是在养殖资源如饲料采购、种猪引进等方面的竞争都更为白热化。同时,也给头部猪企带来了一定压力,促使头部猪企在收缩产能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提升产能利用率、优化内部管理以及降本增效等,以巩固自身优势。而且,中腰部猪企的扩产如果不能合理把控节奏和成本,在面临未来猪价波动以及成本上升等压力时,可能会面临较大风险,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
(二)头部猪企的产业链布局
当前,一些头部猪企发起了产业链深度并购,这一举措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例如温氏股份在 2024 年 12 月 13 日晚间发布公告,拟使用约 16.1 亿元现金收购筠诚和瑞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1.38% 的股权。温氏股份表示,此次收购符合公司的战略及未来发展规划,有利于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提升在农业环保领域的竞争力,还能提高产业链附加值,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公司的关联采购。
头部猪企通过产业链深度并购,对于降低养殖成本、提升规模化优势有着重要意义。在养殖成本方面,并购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可以实现资源的更优化配置。比如收购饲料生产企业,能够保障自身饲料供应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内部整合,在采购原料等环节降低成本;若是并购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环保相关企业,既能解决养殖过程中的环保问题,避免因环保不达标产生的额外成本,又能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创造新的价值。在提升规模化优势上,深度参与产业链各环节,能够增强对整个产业链的把控力,实现从种猪繁育、养殖到销售等环节的协同运作,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扩大规模效益。同时,也有助于头部猪企在面对市场波动、行业竞争以及政策变化等情况时,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稳固在行业内的头部地位,引领整个生猪养殖业朝着更加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三)科技赋能带来的改变
如今,科技大厂纷纷介入生猪养殖行业,给行业格局带来了新的重塑变量,其中 “智慧养猪” 模式尤为引人瞩目。像华为早在之前就推出了 “华为智慧养猪解决方案”,其养猪系统提供仪表盘监控、大数据分析、数字化管理,支持 AI 识别、AI 学习、AI 预测、AI 决策等等,还通过标准化、程序化,实现全感知监控、机器人巡检和自动 / 远程控制,基本逻辑就是通过机器人代替人工,降低人工成本,实现全自动的养猪。
除华为外,网易、阿里、京东等科技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网易投身养猪业后推出了网易味央养殖模式,运用 RFID 耳标新技术实时监测猪的任何状况;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合作 “世界首创的 AI 养猪” 项目,研发出判别母猪是否怀孕的算法,降低母猪失配率,提高生殖性能;京东农牧自主研发集成 “神农大脑(AI)”“神农物联网设备(IoT)”“神农系统(SaaS)” 三大模块的智能养殖解决方案,使养殖流程全面数字化,减少养殖人工成本、降低饲料使用量、缩短出栏时间等。
这些科技新变量从多个方面重塑着生猪养殖行业格局。在养殖方式上,改变了传统依赖大量人工的粗放模式,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变,利用科技手段对生猪养殖全流程进行精准把控,像精准饲喂、科学防疫等环节都能通过科技更好地实现。在效率方面,大大提高了养殖生产效率,无论是生猪的生长速度、繁殖效率,还是整体养殖管理的运营效率都得到提升,使得单位时间内出栏生猪数量、质量等都能有所优化。而且,科技赋能还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加速发展,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让生猪养殖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及应对各种挑战。
五、猪企出海的机遇与困境
(一)出海的多元形式
在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逐渐饱和的形势下,不少猪企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试图通过开拓海外业务来寻求新的增量和发展空间,并且呈现出了多种出海形式。
一些猪企选择海外建猪场的方式来布局海外市场。例如,新希望作为率先 “出海” 的中国农牧企业,自 1999 年起陆续进入 15 个国家和地区,经营 60 多家分子公司,并于近年开始在越南布局养猪场。其在越南平福县建设的平福猪场,是当地最大的单体猪场,设计母猪存栏 1.35 万头、商品猪年出栏 30 万头。而且新希望还计划在越南的清化、平定继续建设猪场项目,三个项目设计年出栏总数为 75 万头,旨在通过在海外直接建设猪场,扩大养殖规模,实现产能的扩张和业务的拓展。
饲料出海也是猪企出海的重要形式之一。像海大集团,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海外业务的发展,海外的产能建设与扩张更是其资本开支的重点。据海大财报显示,2020 年以来,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速基本每年都有 20%-30%。截至 2024 年上半年,海大集团的海外地区饲料外销量超 100 万吨,同比增长超 30%。其在越南已建成 11 家饲料工厂,例如越南海阳升龙新厂、越南永隆虾料车间等陆续开业投产,通过输出优质的饲料产品,凭借技术、管理等优势,在海外饲料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进而带动整体业务的发展。
还有部分猪企侧重于技术出海。牧原股份作为全球最大的养猪企业,虽然生猪养殖及屠宰等业务此前主要集中在国内,但也开始迈出海外拓展的步伐。在 2024 年 9 月 16 日,牧原股份与 BAF 越南农业股份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提供猪场设计和建设、生物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并推进人工智能在养殖产业链中的推广和应用,希望利用自身在疫病防控、智能化、环保等方面积累的技术及经验,帮助解决当地生猪养殖行业的痛点与难题,提升生产效率,以技术服务的形式参与海外市场。
总之,不同猪企根据自身优势和海外市场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出海形式,期望在海外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面临的诸多困难
然而,猪企的出海之路并非一片坦途,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这也使得出海能否成为猪企新增长极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首先,当地经销渠道的开拓是一大难题。海外市场有着与国内截然不同的市场环境、消费习惯以及商业规则等。对于猪企来说,进入一个新的海外市场,需要从头开始搭建销售网络,了解当地的经销商体系,与各类销售渠道建立合作关系,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会遭遇当地已有竞争对手的排挤和阻碍,很难在短时间内打开局面,让产品顺利进入当地消费市场。
其次,团队建设方面也存在诸多阻碍。在海外开展业务,需要熟悉当地语言、文化、法律法规以及养殖行业情况的专业人才队伍。但一方面从国内派遣员工到海外,可能面临员工对当地环境不适应、生活成本增加等问题,而且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在当地招聘员工,又需要花费精力进行专业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养殖技术、管理理念等,同时还要协调不同文化背景员工之间的工作配合,这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再者,饲料供应链也是一个关键难点。稳定且优质的饲料供应对于生猪养殖至关重要,而在海外,饲料原料的采购、运输以及仓储等环节都可能受到当地条件的限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饲料原料供应情况、质量标准以及价格波动情况各不相同,猪企要想确保海外养殖业务有充足且合适的饲料供应,就需要建立起可靠的供应链体系,这涉及到与众多供应商的协调合作、应对国际贸易政策变化、运输成本控制等复杂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
综合来看,尽管猪企出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在机遇,但这些摆在面前的困难不容忽视,出海能否真正成为猪企新的增长极,还需要猪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逐步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大 中 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