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名企动态 → 文章内容

量增价跌!8月上市猪企成绩单透露行业深层困境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9/9 12:28:09 关注:26 评论: 我要投稿

  一、上市猪企 8 月业绩分析:销量增长与收入下滑并存,规模扩张下价格颓势凸显

  (一)销量普遍增长背后的价格大幅下跌
  8 月,上市猪企销售简报发布后,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数据显示,各大头部企业呈现出显著的 “增量不增收” 特征,这意味着企业虽在产能扩张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进展,但却面临着价格下行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牧原股份作为行业领军者,8 月销售商品猪 700.1 万头,同比增长 27.1%,环比增长 10.2%,展现出强大的产能与市场拓展能力。然而,当月商品猪销售均价仅为 13.51 元 / 公斤,同比暴跌 31.46%,致使销售收入大幅缩水。尽管生猪销量可观,但商品猪销售收入仅为 118.5 亿元,同比下降 12.3%。
  温氏股份同样面临困境。8 月销售生猪 324.57 万头,同比增幅达 37.88%,但毛猪销售均价仅 13.9 元 / 公斤,同比下降 32.03%,导致生猪销售收入为 48.25 亿元,同比下降 17.7%。
  新希望 8 月销售生猪 133.78 万头,同比增长 4.72%,销量保持一定增长。但商品猪销售均价 13.54 元 / 公斤,同比下降 32.74%,降幅在三家企业中最为明显。受此影响,生猪销售收入仅为 17.22 亿元,同比暴跌 30.73%,降幅居首。
  除上述头部企业外,大北农、天邦食品等企业也呈现类似趋势。大北农控股及参股公司当月生猪销售数量合计 70.05 万头,同比和环比均有增长,但在价格持续下行压力下,增收困难。天邦食品 8 月份销售商品猪 52.97 万头,销售收入约 6.21 亿元,销售均价环比下降 7.22%,收入环比下降 9.43% 。整个行业陷入 “以量补价” 的困境,企业增加出栏量以弥补价格下跌损失的策略效果不佳,颓势难以扭转。
  (二)价格深度下跌击穿成本线
  随着上市猪企销售简报公布,生猪市场价格的严峻形势愈发突出。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9 月 8 日生猪市场价格(线上)已跌至 13.87 元 / 公斤,与 2024 年同期约 21 元 / 公斤的高位相比近乎腰斩。更为关键的是,该价格已低于多数企业 14 - 15 元 / 公斤的养殖成本线,这意味着企业每卖出一头猪都面临亏损,给企业经营带来沉重负担。
  同时,猪肉批发价也同步承压。9 月 7 日,猪肉批发价格一度跌破 20 元 / 公斤,9 月 8 日虽回升至 20.10 元 / 公斤,但与 2024 年底的 22.37 元 / 公斤以及 2024 年 8 月最高时超过 27 元 / 公斤相比,仍处于低位。在此价格走势下,整个行业亏损面持续扩大,大型上市猪企和中小养殖户均在价格寒冬中艰难生存。企业不仅要承受养殖成本压力,还要应对市场价格低迷带来的销售困境,资金链紧张、盈利困难成为行业普遍难题,生猪养殖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量增价跌成因分析:供应过剩与周期下行的双重影响

  (一)产能释放超预期,供应压力集中爆发
  在生猪市场的变化中,产能快速释放与供应集中爆发是导致当前 “量增价跌” 困境的关键因素。
  以牧原、温氏为代表的规模场,凭借雄厚资金实力和成熟养殖体系,在前期市场行情刺激下,加大产能布局。积极增加仔猪投放量,加快新养殖场建设与投产,使得 8 月出栏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据数据显示,牧原股份 8 月商品猪出栏量高达 700.1 万头,同比增长 27.1%,创下历史新高;温氏股份 8 月销售生猪 324.57 万头,同比增长 37.88%。
  二季度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 4043 万头,超出正常保有量 3.7%。能繁母猪作为生猪产能核心指标,其数量直接决定未来一段时间生猪供应量。按生猪生长周期推算,未来 6 个月生猪供应将持续处于峰值区间,市场生猪供应量远超需求承载能力,价格承压下行。
  中小散户在市场风暴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由于资金实力薄弱、抗风险能力差,面对市场价格下跌和资金压力,他们选择加速抛售生猪。中小散户集中出栏体重降至 115 公斤,较上月减少 5 公斤,社会面生猪日均上市量环比增加 15%。大量生猪涌入市场,加剧市场供需失衡,压低市场价格。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规模场和中小散户均在产能与价格博弈中艰难生存,生猪养殖行业面临巨大挑战。
  (二)需求疲软叠加周期下行,价格支撑乏力
  在生猪市场 “量增价跌” 困局中,需求疲软与周期下行对价格形成双重压力,使价格支撑愈发乏力。
  7 - 8 月高温天气抑制了猪肉消费。炎热天气下,人们食欲普遍下降,对肉类需求减少,猪肉消费受影响明显。全国白条肉日均销量环比下降 8%,反映出终端消费低迷。批发市场剩货率高达 30%,大量白条肉积压。同时,牛肉、鸡肉等替代品凭借价格和消费偏好优势,分流了大量猪肉消费市场,挤压猪肉市场份额,导致猪肉需求疲软,价格失去有力支撑。
  生猪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紧密联动、相互影响。9 月以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累计跌幅达 2.03%,反映出市场对未来生猪价格走势的悲观预期。这种看跌情绪迅速传导至现货市场,屠宰企业利用产业链优势打压生猪价格以获取更大利润空间。养殖户为减少损失加速抛售生猪,生猪大量抛售进一步加剧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继续下跌,形成 “价跌 - 抛售 - 再跌” 的恶性循环。在这一循环中,价格不断被压低,养殖户利润被吞噬,生猪市场陷入低迷困境。
  三、行业影响:龙头企业压力加剧,中小散户加速退出

  (一)上市猪企盈利恶化,现金流面临考验
  在生猪市场寒冬中,上市猪企盈利状况急剧恶化,现金流面临严峻考验。以新希望为例,其销售毛利率已跌破 10%,处于近年来最低水平。在价格持续下跌和成本居高不下的双重挤压下,每销售一头生猪亏损超 200 元,给企业经营带来沉重负担。今年上半年,新希望生猪养殖业务亏损额高达 15 亿元,几乎吞噬其他业务全部利润。
  为维持规模优势,各大龙头企业加大出栏量以摊薄固定成本,但效果不佳。由于价格大幅下跌,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减少 30% - 40%。尽管出栏量增加,但资金链愈发紧张。部分企业不得不放缓新产能建设计划以缓解资金压力。某大型上市猪企原计划今年新建 5 个养殖场,总投资超 10 亿元,因资金短缺已推迟建设计划,部分项目停滞。这不仅影响企业未来发展,也对行业产能布局产生深远影响。上市猪企在行业寒冬中面临巨大挑战,如何生存发展成为难题。
  (二)产能去化周期启动,行业洗牌加速
  当前生猪市场形势严峻,产能去化周期启动,行业洗牌速度加快,深刻变革正在发生。
  仔猪价格大幅下跌是产能去化的重要信号。目前仔猪价格已跌至 362 元 / 头,与去年同期相比跌幅高达 42%。这使得散户补栏意愿降至冰点,100 头以下散户补栏量同比下降 60%。仔猪交易市场冷清,养殖户多持观望态度。
  江西正邦等前期受损严重的企业,虽近期销量有所回升,但盈利修复仍面临困难。过去市场波动中,这些企业遭受重创,资金链断裂、债务压力沉重等问题突出。虽努力增加出栏量改善经营状况,但因成本居高不下、市场价格低迷,盈利状况依然不佳。江西正邦负债率已超过 80%,每年需支付利息数亿元,生存面临巨大挑战。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行业从 “规模竞争” 转向 “成本比拼”。过去企业靠扩大规模占据市场份额,如今此策略难以奏效。只有具备成本优势的企业才能立足,低效率产能因成本高昂在价格战中逐渐退出市场。一些小型养殖场因缺乏先进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成本居高不下,在价格低迷时亏损严重,只能关闭养殖场转行。在行业变革中,只有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后市展望:短期压力仍存,长期修复逻辑不变

  (一)短期:9 月供应压力持续,反弹空间有限

  展望 9 月,生猪市场短期前景仍充满挑战,供应压力高企,价格反弹空间受限。供应端方面,根据仔猪数据推演,9 月集团出栏计划预计增加,这源于前期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位运行,当前生猪产能处于释放阶段。某大型上市猪企 9 月出栏计划环比增加 10%,具有一定代表性。同时,社会面去库需求增加,养殖户为减少亏损加快生猪出栏速度,导致市场生猪供应量大幅增加。9 月上旬,社会面生猪日均上市量环比增加 15%,进一步加剧市场供需失衡。
  需求端,虽中秋消费旺季临近,但市场表现不佳。下游备货量仅为正常年份的 60%,原因包括消费者对猪肉消费热情不高以及市场猪肉库存积压严重。冻品库存消化缓慢,冷库积压大量猪肉,占用仓储资源,压制新鲜猪肉市场价格。在此情况下,传统消费旺季也难以有效支撑猪价。据市场调研机构预测,受供应压力和需求疲软双重影响,9 月猪价可能下探至 13 元 / 公斤,创下近 20 个月以来新低。这对养殖户和猪企构成巨大挑战,需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以减少损失。
  (二)中长期:产能去化与消费回暖带来转机
  政策托底效应:在生猪市场中长期发展中,政策托底效应逐渐显现,为市场带来转机。农业农村部推动淘汰 100 万头低效能繁母猪,旨在优化产能结构,减少过剩产能,稳定市场供应。淘汰低效能繁母猪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提升生猪质量和产量,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供应压力,还为未来猪价回升奠定基础。
  欧盟猪肉反倾销措施落地对国内生猪市场产生积极影响。该措施预计将减少 2025 年进口量 30 万吨,有效减少国外猪肉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为国内猪企提供更广阔市场空间。进口量减少将使国内市场猪肉供应量相应减少,改善市场供需关系,支撑猪价上涨。业内专家分析,两项政策实施预计将在中期支撑猪价上涨 0.3 - 0.5 元 / 公斤,为生猪市场复苏注入动力。
  周期拐点渐近:从周期角度看,生猪市场拐点逐渐临近。若 2025 年 8 月能繁母猪存栏开启去化,按生猪 10 个月生长周期推算,预计 2026 年 6 月生猪出栏量将见顶回落。这意味着市场生猪供应量将逐渐减少,供需关系进一步改善。随着供应量减少,猪价将获得更多上涨动力,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
  冬季腌腊消费是猪肉消费重要节点,对猪价有积极提振作用。冬季人们制作腌腊制品的传统习俗使猪肉需求量大幅增加,为猪价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猪价上涨。历史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冬季腌腊消费期间,猪价平均上涨幅度达 10% - 15%。综合以上因素,预计 2026 年猪价中枢有望上移至 14 - 14.5 元 / 公斤,生猪市场将逐步走出困境,迎来新发展机遇。在此过程中,猪企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生产计划,以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对养殖户与投资者的建议
  (一)养殖端:控制成本、稳定出栏,避免盲目压栏在当前生猪市场严峻形势下,养殖户面临挑战,需采取科学合理策略降低成本、稳定收益。
  养殖户应及时出栏适重猪(110 - 120 公斤)。专业测算表明,压栏每超 10 天,一头猪成本增加约 30 元。长时间压栏不仅无法增加收益,还会大幅增加成本,降低性价比。例如,某养殖户计划出栏的 100 头适重猪因压栏 10 天,每头猪成本增加 30 元,共增加成本 3000 元,且压栏期间猪价未涨反跌,导致收益大幅减少。因此,养殖户应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把握出栏时机,避免压栏造成损失。
  利用仔猪低价期(300 - 350 元 / 头)补栏优质二元母猪是养殖户降低长期养殖成本的重要举措。优质二元母猪繁殖性能高、生长速度快,能有效提高养殖效益。同时,应果断淘汰 PSY(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低于 24 的低效产能。这些低效产能生产效率低、养殖成本高,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通过淘汰低效产能、补充优质产能,养殖户可优化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投资者:关注成本管控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生猪市场动荡中寻找稳健投资机会至关重要。光大证券建议布局生猪养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融资成本、疫病防控和规模效应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在行业磨底期率先实现盈利修复。
  以牧原股份为例,其采用自繁自养模式,全产业链覆盖饲料、育种、屠宰等环节,成本控制能力突出。2025 年 2 月,其养殖成本仅为 12.9 元 /kg。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大规模养殖规模,牧原股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疫病防控方面,建立完善防控体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疫苗研发、养殖环境监测等,有效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温氏股份凭借 “公司 + 农户” 的轻资产模式和多元化布局,展现出强大抗风险能力。2024 年,其肉猪综合成本为 7.2 元 / 斤(约 14.4 元 /kg)。在禽业方面,肉鸡业务贡献 21 - 23 亿元利润,预制菜、熟食业务也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多元化业务布局使温氏股份在猪价波动时能通过其他业务板块盈利弥补损失,保持整体盈利能力。
  投资者密切关注这些成本控制领先企业动态,把握投资机会,是在生猪养殖行业实现稳健投资的关键。在市场波动中,这些龙头企业凭借实力和优势,有望在行业复苏时快速增长,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结语:在 “量价背离” 中探寻周期韧性
  8 月的 “量增价跌” 是行业产能过剩的必然体现,也是周期筑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对于上市猪企,规模扩张的 “粗放增长” 模式难以持续,成本管控与效率提升是穿越周期的核心要素;对于养殖户,理性出栏、优化产能结构是在市场寒冬中生存的关键。随着产能去化深入,猪价有望在四季度迎来阶段性反弹,但真正的行业反转仍需等待供需格局根本性改善。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生猪市场 9 月新变局:肥标价差为何越拉越大?养殖户该何去何从?2025/9/9 12:41:45
德阳市中江县首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通过《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检查2025/9/9 12:32:09
反倾销落地叠加产能过剩:9月生猪市场冰火两重天如何破局?2025/9/9 12:22:59
猪价风云:国内市场与反倾销下的新变局2025/9/9 10:24:09
猪价跳水,上市猪企的危与机2025/9/9 10:22:25
猪价回升!养殖业迎来哪些新变局?2025/9/9 10:20:31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