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猪企半年业绩呈现显著分化:上半年盈利丰厚,三季度缘何 “销量增长但盈利减少”?更面临 3975 亿负债风险隐忧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0/19 16:31:09 关注:73 评论: 我要投稿

  进入 2025 年,生猪市场行情波动剧烈,宛如乘坐过山车。上半年,自繁自养养殖场尚处于盈利状态,然而到了三季度,形势却陡然转变:猪价跌破 12 元 / 公斤,上市猪企普遍陷入 “销售数量增加但营业收入减少” 的困境,与此同时,高达 3975 亿的负债高悬头顶。这背后究竟是成本因素的博弈,还是行业周期的转向?本文将运用详实的数据资料,并结合专家观点,深入剖析这一现象。
  一、显著反差:上半年盈利状况良好,三季度业绩下滑明显

  (一)上半年实现 “逆势盈利” 的关键因素:成本下降与供需结构优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今年上半年猪价在 13 - 16 元 / 公斤区间波动,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但自繁自养模式却能持续实现盈利。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魏鑫指出,核心原因在于成本下降速度快于猪价下跌速度。2024 年全行业养殖成本约为 14 元 / 公斤,而今年已降至 12 元 / 公斤,部分头部企业单月成本甚至低于 12 元。这意味着每销售 1 公斤生猪,相较于去年可多盈利 2 元。此外,上半年仔猪价格相对较高,采用外购仔猪的养殖模式成本较高,自繁自养模式的成本优势得以充分彰显,有效抵消了猪价下跌带来的不利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王祖力补充了另一个关键因素:供需在阶段性出现错配。去年春节前,养殖场出于对猪价下跌的担忧,提前安排生猪出栏,释放了供应压力;而今年上半年,部分养殖户采取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的策略,使得供应 “后移”,进而导致在传统淡季期间猪价并未出现明显下跌,甚至呈现出 “淡季不淡” 的态势。简而言之,上半年是 “成本下降与供应减少” 双重因素共同作用,保障了行业的稳定盈利。
  (二)三季度市场形势急转直下:猪价大幅下跌,“量增利减” 成为普遍现象

  然而,进入三季度后,市场形势迅速降温。根据广发证券数据显示,国庆节后猪价加速下跌,10 月 17 日全国生猪均价降至 11.17 元 / 公斤,较 9 月末下跌 1.3 元 / 公斤,跌幅超过 10%,已低于多数企业的养殖成本线。有两个直观的市场信号值得关注:一是猪粮比跌破预警线,最新猪粮比为 4.77:1,低于 5:1 的一级预警区间,这表明每养殖 1 头猪,亏损幅度正在逐渐扩大;二是仔猪价格率先下跌,规模养殖场 7 公斤仔猪价格降至 183 元 / 头,较 9 月初下跌 43.5%,且在接下来的 1 - 2 个月处于补栏淡季,仔猪价格将持续低迷。
  受此影响,上市猪企普遍面临 “销售增长但收入下降” 的局面。例如,某头部企业 9 月出栏量同比增长 20%,但营业收入却同比下降 15%,出现了销售数量增加但盈利减少甚至亏损的情况。
  二、潜在风险:3975 亿负债压力沉重,4 家猪企资产负债率超过 70%

  在盈利状况波动的背后,隐藏着更为严峻的问题 —— 高负债。据博亚和讯数据统计,截至 2025 年上半年,26 家上市猪企总负债高达 3975.23 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为 57.30%。尽管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5.68 个百分点,但风险并未得到有效缓解。其中,天域生物、新五丰、金新农、龙大美食这 4 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直接超过 70%(一般行业认为资产负债率超过 60% 即面临较大压力);天邦食品、新希望、唐人神等知名企业,资产负债率也维持在 65% 左右的高位。
  魏鑫指出:“当前生猪行业已告别‘依靠规模扩张抢占市场份额’的发展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对于企业而言,确保现金流稳定、降低负债水平,远比盲目扩大产能更为重要。”
  不同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差异化的应对策略:头部企业可通过 “降低成本 - 提高盈利 - 降低负债” 的良性循环,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例如某龙头企业上半年将资产负债率从 62% 降至 58%;高负债企业应首先采取 “止血” 措施,减少新项目投入,将工作重点放在提升生产效率(如降低料肉比、提高生猪存活率)上;低负债企业可在市场回暖时适度增加杠杆,把握扩张机遇,但需避免过度扩张。
  三、专家警示:切勿被短期盈利迷惑!当前需警惕 “产能过剩风险”
  面对上半年的盈利和三季度的业绩下滑,两位专家均对行业,尤其是养殖户和中小养殖场提出了警示。
  王祖力特别强调:“在盈利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盲目扩大产能。当行业普遍盈利时,众多企业和养殖户纷纷增加产能,几个月后供应大幅增加,猪价必然下跌,这就是所谓的‘盈利中孕育着风险’。” 他提出了两条具体建议:一是密切关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月度预警信息,将自身产能控制在合理区间(避免超过警戒线);二是大型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当前产能已较为充足,不宜再大规模扩张,必要时应进行产能调减。
  魏鑫则着重强调 “高质量发展” 理念:“当前行业竞争的关键并非养殖数量的多少,而是养殖质量的高低。企业应深入理解政策导向(如当前政策引导降低生猪体重、削减产能),避免与政策背道而驰;同时要不断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如降低养殖成本、加强疫病防控,并合理运用期货等金融工具对冲市场风险。”
  四、后市展望:四季度呈现 “供需双增” 格局,猪价难现大幅波动

  最后,探讨市场普遍关注的问题:未来猪价走势如何?
  王祖力认为:“四季度生猪供应必然增加,但需求也将同步上升。随着天气转凉,北方家庭猪肉消费增多,南方地区也开始为腌腊季节备货,因此呈现‘供需双增’态势。在排除疫病等突发因素的情况下,猪价将保持平稳,不会出现大幅涨跌。”
  创元期货提醒:“目前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幅度逐渐扩大,这将促使企业和养殖户加快产能削减步伐(如淘汰能繁母猪、减少仔猪补栏)。虽然短期内猪价难以反弹,但当产能去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市场将迎来转机。”
  申万宏源指出,当前猪周期可能趋于 “温和”。一方面,随着资本的不断涌入,养殖户抵御亏损的能力增强,不会因短期亏损而轻易退出市场;另一方面,政策引导对产能的调控作用逐渐显现,供应波动减小。因此,未来猪价可能不会出现大幅涨跌,而是进入 “微利周期”,依靠短期投机获取高额利润的难度加大,长期的运营效率将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
  总结:对养殖户和企业的三点建议
  养殖户应避免盲目押注市场行情:当前仔猪价格持续下跌,补栏需谨慎,切勿盲目抄底;应密切关注市场预警信息,适时安排生猪出栏,避免过度惜售。
  企业应优先确保现金流稳定:高负债企业应停止扩张,全力降低负债水平;低成本企业可适度进行战略布局,但需保持谨慎,避免过度扩张。
  密切关注两个关键指标:一是猪粮比(当猪粮比低于 5:1 时,应严格控制成本);二是能繁母猪存栏量(每月关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以此判断未来市场供应情况)。
  生猪行业已告别过去 “轻松盈利” 的时代,当前比拼的是理性决策能力、技术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尽管下半年市场形势严峻,但只要把握好市场节奏,确保现金流稳定,就有望迎来市场回暖的机遇。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威海市文登区生猪价格走势及简析2025/10/20 18:52:47
猪价跌回四年最低!供应过剩下的生猪市场何去何从?2025/10/20 9:03:24
多家养猪上市公司公布9月份简报2025/10/20 8:51:29
猪企上半年暴赚背后的冰火两重天:量增利增下的隐忧与挑战2025/10/19 16:43:34
上半年暴赚千亿,三季度却卖得多赚得少?猪企冰火两重天背后藏着三大真相2025/10/19 16:38:48
猪价触底反弹:是昙花一现还是趋势反转?2025/10/19 16:28:47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