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猪价跌回四年最低!供应过剩下的生猪市场何去何从?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0/20 9:03:24 关注:41 评论: 我要投稿

  一、十月猪价持续下行,创 2021 年以来新低
  (一)价格持续探底,养殖端全面承压
  2025 年 10 月,国内生猪市场呈现价格加速下行态势。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截至 10 月 13 日,全国生猪均价降至 12.90 元 / 公斤,较前一周下跌 2.8%,同比跌幅达 29.5%,跌破自 2021 年 10 月以来维持的四年价格底线。自 9 月起的两个月内,猪价累计跌幅达 13.11%。华南地区价格下跌尤为显著,率先进入 “4 元时代”,广西生猪均价低至 9.86 元 / 公斤。此价格走势导致养殖户头均亏损迅速扩大至 300 元以上。中小散户资金链紧张,众多猪场陷入 “越卖越亏,不卖更亏” 的困境,出栏面临成本压力,不出栏则成本持续增加。
  (二)产能集中释放,“旺季不旺” 成市场主调

  按照正常市场预期,“金九银十” 应为猪肉消费旺季,但今年市场情况打破常规。传统旺季消费热度未达预期,终端走货量同比下降 15%,市场需求明显疲软。屠宰企业开工率持续维持在 65% 的低位,冷库猪肉库存高企,致使屠宰企业收购生猪时态度谨慎,积极性受到抑制。
  供应端方面,养殖端为减少损失纷纷提前出栏。9 月未完成的出栏计划与 10 月新增产能叠加,造成市场生猪供应严重过剩。供大于求局面加剧,价格反季节下跌,“旺季不旺” 成为 2025 年生猪市场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市场供需失衡不仅使养殖户陷入困境,也对整个生猪产业链造成巨大冲击,各方均在探寻市场转折点与新出路。
  二、供应端 “堰塞湖” 高悬,三大因素主导过剩格局

  (一)能繁母猪去化缓慢,规模化扩张逆市加码

  从生猪养殖产能根源看,能繁母猪存栏量是关键指标,基本决定未来一段时间生猪供应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 年 2 月至 2025 年 5 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 4038 万头上下波动。虽略低于 4100 万头的正常保有量,但仍处于高位,为后续生猪供应奠定庞大基数。
  卓创资讯对 196 家中大型养殖企业监测数据显示,同期这些企业能繁母猪存栏量逆势增长 1.44%。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行业龙头凭借资金与技术优势,在市场低谷期加大母猪存栏量投入,通过新建养殖场、引进优质种猪等方式持续扩张产能。规模化企业逆势扩张阻碍行业产能去化进程,市场生猪供应不断增加,加剧供大于求局面。
  同时,养猪技术进步改变产能格局。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近年来稳步提升,目前已达 26 头 / 年 。这意味着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更多仔猪,未来可出栏生猪数量增多。即便能繁母猪存栏量有所下降,因 PSY 提升,未来 6 个月生猪理论出栏量仍将持续增加,给供应端带来更大压力。
  (二)新生仔猪量高位运行,出栏压力贯穿半年周期

  能繁母猪是生猪供应源头,新生仔猪则是连接源头与最终出栏的关键环节。2025 年 3 月至 8 月,国家统计的新生仔猪变化率呈明显增加趋势。按生猪 6 个月育肥周期推算,2025 年 10 月至 2026 年 3 月,生猪理论出栏量将同比增长 8%-10% 。这表明未来半年生猪市场供应压力持续存在且有增大风险。
  尽管政策提出控制出栏体重、禁止二次育肥以稳定市场供应,但实际执行面临诸多挑战,短期内难以扭转供应惯性。10 月中旬猪价跌破 11 元 / 公斤关键心理价位后,二次育肥行为迅速升温。华北、华东等地二次育肥户大量收购标猪,标猪收购量一周内增加 15% 。此行为虽短期内使市场生猪供应减少,猪价短暂企稳甚至小幅反弹,但长远看埋下更大隐患。
  年底临近,养殖集团为完成年度出栏任务将集中出栏,腌腊季节刺激大猪需求,促使大猪集中上市。预计 12 月市场实际供应压力远超预期。二次育肥户价格上涨后集中抛售生猪,形成 “短期挺价 - 中期抛售” 恶性循环,导致市场生猪供应量短期内急剧增加,猪价再次面临大幅下跌风险,市场供应端压力达到峰值。
  (三)散户加速退出,规模化养殖推高行业集中度

  生猪养殖行业格局演变中,散户加速退出与规模化养殖崛起是重要趋势。自 2018 年非洲猪瘟疫情爆发,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深刻变革。中小散户在成本与环保双重压力下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选择退出市场。过去五年,全国养猪散户数量减少 1300 万户,减少比例达 41% 。乡村小型养猪场数量日益减少,众多散户放弃多年养殖事业。
  与之对比,规模化养殖企业迅速崛起。2024 年,生猪规模化养殖率达 70%,较 2018 年大幅提升 19% 。规模化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投入资金进行养殖场现代化改造,采用先进设备与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疫病防控能力;在环保方面,有能力建设完善环保设施,满足严格环保要求。
  然而,规模化企业追求市场份额时往往维持高出栏节奏,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生猪出栏量。这虽有助于企业自身发展,但对行业 “去产能” 进程产生负面影响。规模化企业在市场中比重增大,出栏决策对市场供应影响显著。市场供大于求时仍维持高出栏节奏,导致行业 “去产能” 进度不及预期,供应过剩周期拉长,市场供需失衡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善。
  三、需求端 “量价双弱”,季节性提振独木难支

  (一)终端消费疲软,替代蛋白分流需求
  2025 年猪肉市场需求端面临挑战,居民猪肉消费行为发生变化。一方面,猪肉价格持续下跌未刺激消费增长,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降低,更关注饮食健康和多样性。2025 年上半年,禽肉、牛肉等替代品消费量分别增长 7.4% 和 4.5% 。猪肉在居民餐桌主导地位受到其他肉类竞争,超市肉类销售区禽肉和牛肉陈列区域扩大,促销活动增多。
  另一方面,传统节假日消费旺季未能提振猪肉市场。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餐饮行业猪肉消费量同比下降 12% 。商超虽加大促销力度,但消费者购买热情不高,成交清淡。终端消费疲软阻碍猪肉价格在需求端传导,难以形成有效价格支撑。
  (二)腌腊与春节备货存变量,短期难改供需失衡

  按照市场规律,11—12 月是南方地区传统腌腊旺季,猪肉需求通常明显增长。预计今年腌腊季屠宰企业屠宰量环比增长 10%-15% 。但市场情况复杂,养殖集团年底集中出栏,二次育肥户趁需求增加集中抛售生猪,加大市场供应压力。腌腊季对猪肉需求提振作用削弱,猪价预计在 11.0-11.80 元 / 公斤区间震荡波动,难大幅上涨。
  展望 2026 年春节后市场走势,需求回落趋势明显。春节前猪肉需求井喷,节后迅速进入低谷。前期仔猪量减少,预计 3 月生猪出栏量增幅明显收窄。此时期市场或迎来短暂供需平衡点,但生猪市场供大于求基本面未根本改变,仍在供需失衡困境中艰难前行,寻找新平衡和转机。
  四、未来半年走势研判:先抑后稳,底部震荡成主基调

  (一)短期(10—12 月):供强需弱下继续寻底

  未来三个月,生猪市场仍处于供强需弱状态。10 月份,生猪供应增加趋势明显,需求持续减少,猪价大概率继续下探,甚至可能跌破 11 元 / 公斤关口。此价格水平下,养殖户亏损加剧,小型养殖场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低价抛售生猪将进一步压低市场价格,形成恶性循环。
  11 月,市场二次育肥行为可能增加,短期内支撑猪价小幅反弹。二次育肥户低价收购生猪短期育肥后出售,减少市场生猪供应量。但支撑作用有限,腌腊需求提振效果不及预期,市场整体需求疲软,且二次育肥后期带来更大供应压力,集中抛售时猪价可能再次下跌。
  12 月,养殖集团为完成年度出栏任务集中出栏,市场生猪供应量大幅增加。节日备货需求虽有增加,但与庞大供应相比杯水车薪。猪价可能再次承压,进入 11.0 - 11.80 元 / 公斤价格区间震荡。2025 年生猪均价预计同比下跌 15%-20% ,养殖户和生猪产业链面临巨大挑战,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策略。
  (二)中期(2026 年 1—3 月):政策托底下逐步筑底

  2026 年前三个月,生猪市场在政策托底作用下逐步进入筑底阶段。1 月份,需求进入淡季,前期养殖端提前出栏使市场供应压力缓解,猪价有望止跌企稳。政策层面通过储备肉收储和投放、产能调控稳定市场价格,国家可能加大储备肉收储力度,支撑猪价。
  春节临近,2 月份市场情况不同。春节前备货需求短期内提振猪价,消费者大量购买猪肉,屠宰企业开工率大幅提升。但价格上涨短暂,节日效应过后需求迅速回落,猪价再次下滑。
  3 月份,节后需求回落趋势更明显。前期能繁母猪去化效应逐步显现,生猪出栏量增幅逐渐收窄,市场供应压力减轻,猪价进入 12 - 13 元 / 公斤底部震荡区间。市场逐渐寻找新平衡,养殖户需在此阶段调整养殖结构,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率,为市场复苏做准备。
  五、行业自救路径:控成本、调结构、抓细分
  在生猪价格低迷形势下,行业各方积极探索自救途径。养殖户、企业和政府从成本控制、结构优化、渠道拓展等多方面发力,寻求打破市场僵局、推动行业复苏的契机。
  (一)养殖户:理性出栏与成本管控双管齐下
  对于养殖户而言,理性决策与科学养殖是应对当前危机的关键。价格持续下跌时,盲目压栏赌行情风险极高。养殖户应顺应市场节奏,生猪体重达标时及时出栏,避免过度压栏导致饲料损耗增加和疫病风险上升。一头体重 120 公斤的生猪,每多养一天饲料成本增加 3 - 4 元,养殖时间延长还会大幅提高生猪感染疫病概率,一旦疫病爆发损失巨大。
  成本管控方面,引入智能化设备是提升养殖效率的重要手段。智能化设备可实时监测猪群健康状况,精准饲喂系统根据生猪生长阶段和体重精确控制饲料投喂量,将料肉比控制在 2.8:1 以下 ,避免饲料浪费,提高生猪生长速度,降低单头养殖成本。已有不少养殖户通过这些措施将单头养殖成本压缩至 14 元 / 公斤以内,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端:降本增效与全产业链延伸
  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降本增效和拓展高附加值渠道是关键。头部企业如牧原股份加速智能化转型,利用先进技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通过 AI 巡检技术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猪舍环境,及时处理猪群健康问题,PSY 提升至 28 头 / 年 ,完全成本降至 14 元 / 公斤以下 ,树立降本增效标杆。
  全产业链延伸方面,布局屠宰加工环节成为企业重要战略选择。向下游延伸可降低中间环节成本,开发低温肉、预制菜等高附加值产品,拓展利润空间。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低温肉和预制菜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 15% ,成为猪肉消费市场新热点。
  中小散户虽资金和技术薄弱,但也积极探索发展模式。“生态养殖 + 直供” 模式成为破局之道。四川、云南等地土猪养殖户打造 “生态猪肉”“有机认证” 产品,售价提升至 20 元 / 公斤以上,较普通猪肉溢价 40% 。采用天然饲料喂养,让猪在自然环境生长,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绿色食品需求,直接与消费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利润空间。
  加入养殖合作社也是中小散户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合作社中养殖户可共享疫苗采购、生猪购销等资源,实现规模化采购和销售,降低交易成本。合作社还组织技术培训,提升养殖户养殖技术水平,共同应对市场风险,增强中小散户在市场中的话语权,抵御市场波动冲击。
  (三)政策面:产能调控与市场预期管理
  行业自救过程中,政策引导和支持至关重要。农业农村部启动生猪行业降重去产能行动,要求大型企业严格控制能繁母猪存栏量,将出栏体重控制在 120kg 以下 ,从源头上控制生猪供应量,缓解市场供应压力。部分大型养殖企业已响应政策,主动调减能繁母猪存栏量,降低出栏体重,稳定市场价格。
  未来,加强市场信息透明化,建立生猪价格预警机制将成为政策调控重点方向。及时、准确发布市场信息,帮助养殖户了解市场动态,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 “追涨杀跌”。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预警机制及时发出信号,引导养殖户调整养殖策略,稳定市场预期,避免市场大起大落。政策持续发力将为生猪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助力行业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穿越周期迷雾,唯有 “内功” 致胜
  2025 年生猪市场处于 “产能去化” 与 “消费转型” 双重变革浪潮。当前短期内,供应过剩与需求疲软制约行业发展,猪价在底部区间磨底态势难以快速改变,养殖户承受巨大压力。
  长远来看,行业正发生深刻变革。规模化养殖率持续提升,行业格局从分散走向集中,大型养殖企业凭借规模、技术和资金优势在市场中地位日益重要。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推动养殖成本下降,提升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消费者对高品质、绿色健康猪肉需求增长促使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拓展高附加值渠道。
  生猪行业从业者需认识到,以往单纯依靠 “赌行情” 的粗放式发展思维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市场需求。未来市场竞争中,只有修炼精细化养殖与产业链协同 “内功” 的企业和养殖户,才能在周期震荡中立足,实现可持续发展。每一轮行业洗牌都是 “适者生存” 的筛选,唯有敬畏市场规律、尊重市场变化的理性参与者,才能在变革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威海市文登区生猪价格走势及简析2025/10/20 18:52:47
多家养猪上市公司公布9月份简报2025/10/20 8:51:29
猪企上半年暴赚背后的冰火两重天:量增利增下的隐忧与挑战2025/10/19 16:43:34
上半年暴赚千亿,三季度却卖得多赚得少?猪企冰火两重天背后藏着三大真相2025/10/19 16:38:48
猪企半年业绩呈现显著分化:上半年盈利丰厚,三季度缘何 “销量增长但盈利减少”?更2025/10/19 16:31:09
猪价触底反弹:是昙花一现还是趋势反转?2025/10/19 16:28:47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