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 → 文章内容

生猪行业深度调整期:产能过剩下的 “内卷” 突围战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1/7 9:50:03 关注:26 评论: 我要投稿

  一、三季度行业态势:价格下行、盈利缩减、负债高企

  (一)猪价持续下探,亏损范围不断扩大
  2025 年三季度,生猪价格呈现持续下跌态势,从 6 月的 14.61 元 / 公斤降至 9 月的 12.47 元 / 公斤,部分地区价格一度跌破 11 元 / 公斤,创下近一年来的新低。依据猪好多数据统计,全国范围内超过 70% 的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在 22 家 A 股生猪养殖上市公司中,19 家公司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9 家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温氏股份、大北农、新希望等头部企业净利润降幅均超过 60%,新希望单季净利润仅为 512 万元,同比大幅下降 99.6%。
  (二)产能过剩与高负债并存,行业承压显著加剧

  截至三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 4035 万头,远超 3900 万头的调控目标,生猪产能在阶段性上处于偏高状态。同时,上市猪企资产负债率普遍呈现攀升趋势,金新农、新五丰等企业负债率突破 70%,资金链风险进一步加剧。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蔡辉益指出,当规模化养殖占比超过 70% 后,产能快速扩张与消费低迷之间的矛盾集中爆发,行业内的过度竞争已对高质量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二、两大核心挑战:产能 “堰塞湖” 与转型困境

  (一)产能调控迫在眉睫:从 “增量扩张” 向 “提质降本” 转变

  2024 年修订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明确将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压减至 3900 万头,但在 2025 年三季度末,实际存栏量仍超出目标 3.5%。政策层面已多次召开产能调控会议,要求调减能繁母猪 100 万头,严格控制二次育肥行为,将出栏体重控制在 120 公斤以内,并配套实施金融措施,如停止发放扩张信贷、缩减产能补贴等,以此倒逼行业从 “规模竞赛” 模式转向 “效率比拼” 模式。
  (二)负债高企与成本倒挂:中小散户加速离场,大企业艰难

  前行中小养殖户由于资金和技术方面的短板,率先承受行业压力,2025 年退出率较上年提高 15%。而头部企业虽凭借规模优势维持盈利,但利润率大幅下降。例如,牧原股份三季度净利润为 42.49 亿元,同比下降 56%;温氏股份单季收入首次出现下滑。在此背景下,行业 “降本增效” 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破局策略:政策引导与企业自律协同,打响产能调控 “攻坚战”
  (一)政策组合拳:精准调控产能,构筑市场稳定 “防波堤”
  农业农村部联合发改委划定产能 “红黄蓝” 三区,启动能繁母猪 “去旧迎新” 工作,要求淘汰低产母猪,并计划在 2026 年前将能繁母猪存栏量压减至 3950 万头以内。同时建立预警机制,当猪价跌破成本线时启动冻肉收储。2025 年已实施 3 次国家收储,累计入库 15 万吨,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
  (二)头部企业引领示范:控产能、降体重、止投机

  牧原股份:截至 9 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 330.5 万头,较峰值减少 31.6 万头,提前 3 个月完成调减目标。出栏体重从 130 公斤压减至 120 公斤,日均出栏量环比减少 18%,并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市场售猪。
  温氏股份:关停 7 个低效猪场,将 2026 年出栏目标从 565 万头压减至 530 万头,严禁向投机客户售猪,通过 “公司 + 农户” 模式引导散户有序退出。
  行业共识:扬翔、大北农等企业均明确表态 “不逆势扩张”,聚焦种猪优化与成本管控。预计 2026 年全行业能繁母猪存栏量将回归合理区间。
  四、未来展望:从 “内卷” 迈向 “外拓”,高质量发展为必由之路

  (一)短期展望:产能去化加速,猪价有望筑底回升

  随着头部企业产能调减措施的逐步落实,四季度生猪供应压力有望得到缓解。叠加元旦、春节等消费旺季因素,猪价有望从 12 元 / 公斤的低位出现小幅反弹。但业内人士提醒,需警惕部分企业 “明降暗增” 的行为,只有形成全行业的自律机制,才能有效避免 2023 年式的深度亏损再次发生。
  (二)长期展望:摒弃 “规模崇拜”,迈向 “价值竞争”
  蔡辉益在 2025 生猪产业发展大会上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需突破三大瓶颈:一是降低豆粕使用,推广低蛋白日粮;二是建立无疫小区,提升生物安全等级;三是开发高端猪肉产品,对接消费升级趋势。温氏、牧原等企业已率先开展智能化养殖实践,通过 AI 监测、物联网技术将生猪死亡率降至 5% 以下,单头养殖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 15%。
  结语:在 “去产能” 进程中孕育新发展周期
  生猪行业的深度调整,本质上是从 “量的盲目扩张” 到 “质的理性提升” 的必经阶段。当政策调控与市场机制形成有效合力,当头部企业的 “减法” 策略为优质产能释放发展空间,行业终将走出周期困境。对于从业者而言,当前的 “阵痛” 正是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只有摒弃盲目扩张的发展思路,专注于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与品质提升,才能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构建坚实的竞争壁垒。毕竟,生猪产业的未来,属于那些真正践行 “节粮、降本、提质” 理念的理性从业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11月7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601走势全析2025/11/7 15:20:19
2025年11月7日全国生猪市场行情综述2025/11/7 14:53:05
2025年11月7日全国生猪市场价格日报2025/11/7 10:59:06
破局生猪产业困局:去产能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路径解析2025/11/7 9:21:17
山东:生猪价格回暖,周期压力仍在(10月27日-11月2日)2025/11/7 8:40:54
2025年11月6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601走势全析2025/11/6 16:13:4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