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价格分析 → 文章内容

猪价跌破 11 元 / 公斤!头部猪企集体瘦身,产能淘汰战进入深水区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1/17 10:16:59 关注:15 评论: 我要投稿

  一、行业深蹲:猪价腰斩背后的产能困局
  2025 年 11 月,生猪养殖行业面临严峻形势,全国标准生猪价格急剧下跌至 11.72 元 / 公斤,较 2024 年峰值跌幅达 35%,致使整个行业陷入全面亏损状态。
  从供给层面分析,2024 年生猪疫情防控成效显著,母猪繁殖能力大幅提升,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从以往水平提高至 24 头。加之前期行业扩张形成的产能在这一时期集中释放,据统计,2025 年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 8%,大量生猪涌入市场,造成供给严重过剩。
  需求端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与消费观念转变,肉类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猪肉在肉类消费中的占比逐渐下降,已降至 52%。终端消费市场疲软,直接导致白条肉批发价较去年同期下跌 22%。消费者对猪肉需求的减弱,给本就艰难的生猪市场带来更大压力。
  依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三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 4035 万头 ,远超 3900 万头的调控目标。而年初设定的 100 万头能繁母猪去化目标,截至目前仅完成 6.5%。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对整个行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巨大威胁。
  二、巨头瘦身:从主动淘汰到战略收缩的行业共识

  当猪价持续下跌并跌破多数企业成本线(平均 13 - 14 元 / 公斤)时,在政策引导与头部企业带动下,行业内全面打响 “产能淘汰战”。这既是企业应对当前困境的必要举措,也是行业寻求新平衡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能繁母猪去化:淘汰低效产能成关键词
  铁骑力士:2025 年 6 月,铁骑力士敏锐捕捉到市场变化,率先启动去产能计划,重点淘汰低产能母猪,计划淘汰比例约为 10%。低产能母猪主要涵盖产仔 5 胎以上以及窝均产仔数低于 8 头的母猪。截至 2025 年 10 月,公司能繁母猪存栏量从 10.8 万头压减至 9.7 万头。预计 2026 年商品猪出栏量将减少 12%,有效缓解市场供给压力。
  新希望:9 月下旬,新希望上报调控目标,明确表示 2025 年底能繁母猪存栏将维持在 76 万头。2026 年 1 月底前,将逐步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出栏量也将同步收缩,调减幅度与国家目标一致。这一决策体现出该企业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以及对市场形势的准确判断。
  牧原股份: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牧原股份在产能调整方面表现突出。将能繁母猪从高峰期的 360 万头降至 330 万头,并关闭 12 个低效猪场,同时将资源集中于河南、山东等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区,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在生产效率方面,PSY 提升至 28 头,料肉比降至 2.5:1 ,成本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项目终止潮:从跑马圈地到精准聚焦
  在产能过剩压力下,企业重新审视发展战略,从盲目扩张转向精准聚焦。继 2024 年牧原终止 7 个猪场项目、温氏关闭 14 个养殖小区后,2025 年邦基科技叫停 6 家猪企收购计划,神农集团终止 2.9 亿元定增项目。
  天邦食品:天邦食品果断关闭山东 10 个租赁育肥场,能繁母猪存栏量因此腰斩至 5.58 万头。通过减租退租等措施,成功降低固定成本 15%,提升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及时止损的做法为企业在困境中赢得生存空间。
  东瑞股份:东瑞股份终止 5.5 亿元的楼房养猪项目,将资金投入现有猪场的智能化改造。通过这一举措,猪场死淘率从 8% 降至 5%,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从追求规模到注重效益的转变,体现出企业面对市场变化时的灵活应变能力。
  三、成本绞杀:穿越周期的生存法则
  在 “猪价跌、成本涨” 的双重压力下,头部企业展开激烈的 “成本控制竞赛”。从饲料配方、育种优化到流程再造等多个维度入手,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饲料端:原料替代与配方革命
  新希望:新希望在饲料端创新成果显著。通过豆粕减量技术,将饲料中豆粕占比从 18% 降至 15%,并利用小麦、高粱等原料进行替代,优化饲料配方。这些措施使单头猪饲料成本下降 1.2 元 / 公斤 ,出栏肥猪完全成本降至 12.9 元 / 公斤,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铁骑力士:铁骑力士在饲料管理上独具特色。借助精准饲喂系统,实现对猪只饮食的精细化管理,减少饲料浪费,降低幅度达 10%。在生产效率方面,商品肉猪料肉比从 2.65:1 优化至 2.45:1,优秀养殖场甚至低至 2.25:1,PSY 达 27.4 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牧原股份:牧原股份凭借自建饲料厂优势,实现玉米、豆粕的集中采购,采购成本较市场价降低 8%。2025 年 Q3,饲料成本同比下降 17%,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
  (二)流程端:智能化与精细化管理
  德康农牧:德康农牧引入 AI 疫病监测系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猪只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该系统的应用使病死猪淘汰率下降至 4%,有效降低养殖成本,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神农集团:神农集团推行 “蓝耳双阴猪群” 培育计划,致力于提高猪只健康度。通过该计划,猪只健康度提升 20%,兽药成本下降 15%,为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温氏股份:温氏股份对 25 个南方猪场进行生物安全升级,加强猪场防疫措施。这一举措使仔猪成活率从 90% 提升至 95%,PSY 突破 26 头,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四、未来展望:产能去化加速,黎明前的深蹲
  尽管当前产能去化进度缓慢,但在政策与市场双重推动下,行业正迎来关键转折。
  短期阵痛:2025 年四季度,生猪出栏量预计将达到 1.2 亿头峰值,猪价可能进一步下探至 11 元 / 公斤以下。在此情况下,中小散户将加速出清,预计年底能繁母猪存栏量将降至 3950 万头。这一过程虽艰难,但却是行业自我调整的必经阶段。
  长期重构:头部企业通过 “淘汰低效产能 + 技术赋能” 策略,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扩大。例如,牧原、新希望等企业目标在 2026 年将完全成本降至 12 元 / 公斤以下,远超行业平均的 14 元 / 公斤。这将促使行业格局重构,强者恒强态势更加明显。
  政策托底:农业农村部启动生猪产能调控 “二次响应”,25 家头部企业承诺在 2026 年 1 月底前合计调减 100 万头能繁母猪。同时,冻肉收储政策也将发挥作用,稳定市场价格。在政策托底作用下,预计明年二季度市场将出现供需拐点,行业将逐渐走出困境。
  结语:当扩张周期落幕,谁在定义下一个生存法则?
  猪价持续低迷,本质上是行业从 “增量竞争” 到 “存量博弈” 的必然过程。在此过程中,牧原、新希望等头部企业率先淘汰低效产能,铁骑力士、德康农牧等企业在成本控制上不断精进。这场产能淘汰战,已超越简单的 “去库存” 范畴,成为全行业的效率革命。
  对于养殖户而言,在市场波动环境下,盲目期待价格上涨不如通过降低成本谋求生存。只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足。对于企业而言,规模扩张模式不再适用,唯有修炼 “成本力 + 技术力 + 政策敏感度”,才能穿越行业周期寒冬。
  2026 年的生猪市场或将证明:存活下来的并非规模最大的企业,而是 “瘦身” 最彻底、转型最坚决的参与者。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只有敏锐洞察市场变化、积极调整战略的企业,才能在行业变革中脱颖而出,定义下一个生存法则。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2025年11月12日全国生猪出场价格及主要批发市场玉米价格2025/11/17 12:58:50
生猪产业深蹲暗战:22 省数据揭秘 2026 年供需反转前夜2025/11/17 10:54:27
猪企集体“急刹车”:超20个养殖项目暂停,透露哪些行业信号?2025/11/17 10:14:39
美国 vs 欧洲家庭农场:当 “超级个体” 遇上 “生态守护者”,谁能给中国养猪2025/11/16 22:14:54
能繁母猪微减 vs 生猪存栏续增:11 月生猪市场的 “矛盾方程式”2025/11/16 22:12:55
赌债缠身引发的骗贷迷局:一个家庭猪场的法律警示与金融风控反思2025/11/16 22:04:14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