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全国肉鸡市场全景:鸡苗价格承受压力,毛鸡价格稳定,区域分化特征显著
(一)肉鸡苗:白羽鸡苗价格普遍下跌,817 鸡苗价格稳定但存在隐忧
根据 2025 年 11 月 24 日的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白羽肉鸡苗平均价格为 3.33 元 / 羽,相较于昨日下跌 0.08 元 / 羽。山东菏泽、枣庄等地的跌幅达到 5%-7%,大型企业报价从 3.10 元 / 羽降至 2.90 元 / 羽;817 杂交鸡苗价格维持在 0.65 - 0.75 元 / 羽,河南、山东等主产区由于散户补栏态度谨慎,市场成交较为清淡。
(二)肉毛鸡:北方维持价格稳定,南方积极挺价,冻品与活禽市场呈现截然不同态势
北方冻品区:山东、辽宁等地棚前价格为 3.50 - 3.60 元 / 斤,德州、烟台等地出现微幅下跌,跌幅为 0.02 元 / 斤。屠宰场因冻品库存已达 70%,采取 “高报低开” 策略,实际收购价格相较于报价低 0.05 - 0.1 元 / 斤。
南方活禽区:江苏南通、浙江金华等地活禽价格为 4.30 - 4.80 元 / 斤,相较于北方存在 20%-30% 的溢价。受冬至备货需求拉动,农贸市场走货量周度增长 15%,养殖户惜售情绪对价格形成支撑。
二、区域特写:三大产区呈现不同行情态势
(一)华北产区:供给过剩对鸡苗价格形成压制,毛鸡价格陷入 “稳中有跌” 困境
山东聊城白羽鸡苗价格降至 2.80 元 / 羽,相较于上月下跌 15%。由于前期补栏过度,导致 45 日龄毛鸡集中出栏,屠宰场日均收购量超过 50 万只,冻品周转天数达到 45 天,迫使鸡苗价格持续下行。河北唐山肉毛鸡棚前价格为 3.43 - 3.53 元 / 斤,养殖户每只亏损 0.5 - 1 元,加速出栏使得价格难以反弹。
(二)华东产区:活禽溢价情况明显,鸡苗价格出现 “南北倒挂” 现象
江苏南通活禽价格为 4.35 元 / 斤,相较于山东冻品价格高出 0.85 元 / 斤。本地三黄鸡、青脚鸡凭借现宰现销的优势,终端溢价达到 30%;但白羽鸡苗价格为 3.70 元 / 羽,高于北方 0.4 - 0.5 元 / 羽,这反映出南方种禽企业采取控量保价策略。
(三)东北产区:苗企 “抱团稳价”,毛鸡出栏较为分散
辽宁铁岭白羽鸡苗价格为 3.80 元 / 羽(价格持平),种禽企业通过减少供苗量来维持价格。然而,哈尔滨肉毛鸡价格为 3.45 - 3.55 元 / 斤,由于养殖户担心冬季饲料成本上升,50 - 60 日龄鸡提前出栏,周出栏量增长 10%。
三、三大核心驱动因素解析
(一)供给端:出栏周期错位与苗企策略博弈
毛鸡存栏结构失衡:北方 40 - 45 日龄白羽鸡占比达到 60%,集中出栏导致屠宰场压价;南方 50 日龄以上活鸡占比 30%,养殖户通过延长养殖周期实现错峰供应,对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苗企策略分化:大型企业通过 “控量 + 保价” 策略维持鸡苗价格(如山东滨州开票价为 3.20 - 3.80 元 / 羽),小型企业为去库存采取低价抛售策略(泰安小厂鸡苗价格为 2.65 元 / 羽),市场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二)需求端:冻品市场需求疲软与活禽市场需求回暖
并存冻品消费低迷:生猪价格处于 11.65 元 / 公斤的低位运行状态,分割鸡与猪肉价差缩小至 2 元 / 公斤,团餐、加工企业转向猪肉采购,冻鸡产品走货量周度下降 5%。
活禽场景复苏:南方火锅、卤味等消费需求提升,广东、广西活禽销量周度增长 12%,推动三黄鸡、麻鸡价格逆势上涨,形成 “区域消费壁垒”。
(三)成本端:饲料价格高企挤压利润空间,南北养殖成本差异达到 0.5 元 / 斤
玉米现货价格为 2323 元 / 吨、豆粕价格为 3053 元 / 吨,北方规模化养殖成本为 3.6 元 / 斤,已接近棚前价格 3.5 - 3.6 元 / 斤;南方散养户因自有饲料占比较高,成本为 3.1 元 / 斤,利润空间达到 1 元 / 斤,南北成本差异导致市场策略出现分化。
四、后市展望:短期市场震荡寻底,中期取决于产能去化节奏
(一)短期(1 - 2 周):鸡苗价格或触底,毛鸡价格稳中有升
白羽鸡苗价格:山东、河南等地小型企业鸡苗价格或跌至 2.5 元 / 羽,大型企业因亏损减产,跌幅收窄,整体均价在 3.2 - 3.4 元 / 羽区间震荡。
肉毛鸡价格:北方随着冻品库存消化(目标降至 60% 以下),棚前价格或反弹至 3.55 - 3.65 元 / 斤;南方活禽受冬至备货拉动,价格稳定且销量增加,部分产区价格或突破 4.5 元 / 斤。
(二)中期(12 月 - 春节前):产能去化与节日效应共同作用
供给端:当前在产父母代种鸡存栏量同比减少 5%,12 月商品代肉鸡出栏量预计下降 8%,鸡苗价格或因供应收缩止跌回升。
需求端:元旦、春节前终端备货启动,冻品走货量预计增长 10%-15%,叠加生猪价格反弹,肉鸡替代效应减弱,对毛鸡价格形成利好。
(三)给从业者的建议
养殖户:北方养殖户应逢高出栏 45 日龄以上毛鸡,避免集中抛售;南方养殖户可适度补栏 817 杂交鸡(鸡苗价格低、养殖周期短),错峰供应元旦市场。
贸易商:关注山东、江苏等地冻品库存数据,逢低囤货(当前价格已接近成本线),同时布局南方活禽流通渠道,捕捉区域价差机会。
结语:在分化市场中寻找确定性机遇
11 月的肉鸡市场,是成本压力与区域消费差异之间的深度博弈。白羽鸡苗价格的持续下跌与南方活禽价格的坚挺,本质上是规模化养殖与传统消费场景的现实体现。对于从业者而言,盲目跟风补栏或恐慌出栏均非明智之举,唯有紧扣 “南北差异、成本管控、周期错配” 三大主线,才能在震荡行情中把握先机。毕竟,当市场从 “普涨普跌” 转向 “结构分化”,细节研判才是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数据支持:鸡病专业网、博亚和讯、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