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行情复盘:日内呈现窄幅震荡态势,于空头压制下彰显抗跌特性
(一)主力合约 2601 走势解析
截至 2025 年 11 月 3 日收盘,生猪期货主力合约 2601 报价为 11735 元 / 吨,相较于上一交易日微幅下跌 0.68%。当日开盘价为 11700 元 / 吨,最高价触及 11815 元 / 吨,最低价下探至 11580 元 / 吨,成交量达 11.64 万手,持仓量为 14.47 万手,持仓量减少 9790 手,整体呈现 “缩量震荡” 格局。与 10 月 31 日相比,2601 合约周跌幅为 0.68%,远月合约亦同步走弱,此情形反映出市场对远期供应过剩的持续忧虑。
(二)期现价格联动特征
11 月 3 日现货市场中,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 12.31 元 / 公斤(约合 12310 元 / 吨),期货较现货贴水 575 元 / 吨,贴水幅度为 4.7%,延续 “期弱现强” 的分化态势。北方主产区山东、河南的现货价格为 12 - 12.2 元 / 公斤,南方销区广东、浙江的价格为 12.5 - 12.8 元 / 公斤,期货对华南地区现货贴水幅度达 8%,这体现出期货市场提前对春节前出栏压力预期进行交易。
二、驱动因素:供应压制与预期博弈的双重作用
(一)供应端:高存栏与出栏压力形成利空共振
能繁母猪去化缓慢:依据农业农村部数据,9 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035 万头,虽已连续 3 个月下降,但仍高于正常保有量(4100 万头)的临界值,这预示着 2026 年一季度生猪供应仍将处于过剩状态。从过往猪周期经验分析,能繁母猪存栏量作为生猪供应的先行指标,其数值高企意味着未来仔猪出生数量将维持高位。例如,在 2024 年能繁母猪存栏处于上升通道时,对应 2025 年生猪出栏量显著增加,市场供过于求局面加剧。当前能繁母猪去化不及预期,无疑给 2601 合约对应时期的供应端带来不利影响。
出栏压力后移隐患:10 月二次育肥补栏量环比增长 15%,致使 500 公斤以上 “牛猪” 占比提升至 20%,市场担忧 12 月集中出栏将加剧短期供应冲击,期货市场已提前对此利空因素进行计价。二次育肥行为改变了正常出栏节奏,使得原本应在 10 - 11 月出栏的生猪被压栏。若养殖户在 12 月集中抛售,屠宰企业短期内难以消化如此庞大的供应量,必然导致生猪价格进一步承压,这也是 2601 合约空头力量增强的重要因素。
养殖成本支撑弱化:玉米现货价格为 2325 元 / 吨、豆粕价格为 3057 元 / 吨,自繁自养头均亏损 89.33 元,外购仔猪亏损 257.93 元,深度亏损促使中小散户加速出栏。10 月生猪出栏均重为 128.25 公斤,环比下降 0.23 公斤,反映出被动去产能已启动。当养殖陷入深度亏损,中小散户资金链紧张,难以承受长期压栏成本,只能选择加速出栏,这使得市场生猪供应量在短期内被动增加,进一步冲击价格,弱化了成本对猪价的支撑作用,也促使期货市场对 2601 合约价格预期下行。
(二)需求端:季节性回暖不及预期,消费提振乏力
短期消费疲软:11 月初处于国庆与南方腌腊季间隙,北京、上海农贸市场猪肉销量周环比下降 3%,终端消费受生猪低价(17.98 元 / 公斤)替代效应压制,家庭采购偏向性价比更高的冻肉。在消费淡季,市场缺乏有力的消费刺激因素,且低价促使消费者更多选择冻肉,减少鲜猪肉购买,这使得生猪现货需求不振,传导至期货市场,难以对 2601 合约价格形成有效拉动。
远期备货谨慎:屠宰企业开工率为 32.38%,环比下降 2.15 个百分点。虽广东、四川等地腌腊预期升温,但加工厂对 2601 合约对应 1 月现货持观望态度,仅维持 3 - 5 天周转库存,期货市场缺乏需求端利好驱动。屠宰企业作为连接养殖端与消费端的关键环节,其开工率下降及谨慎的备货策略,表明市场对未来猪肉需求增长信心不足,期货市场参与者也因此对 2601 合约保持谨慎看空态度。
(三)市场情绪:空头主导下的资金博弈加剧
持仓结构分化:前 20 名期货公司持仓数据显示,空头持仓占比 55%,多头集中于产业套保盘。投机资金受 “近低远高” 合约结构影响,更倾向于做空 2601 合约以对冲现货风险。这种持仓结构反映出市场主流预期偏空,投机资金顺势做空,加剧了 2601 合约的下行压力,而多头产业套保盘难以抵挡空头合力,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看空氛围。
政策面边际变化:国家发改委于 11 月启动第三批中央冻肉收储,但计划收储规模仅 10 万吨,对于 13 亿吨级的生猪市场而言作用有限,市场解读为 “托底而非反转”,利多效应快速消散。收储政策未能达到市场预期力度,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市场供需格局,反而让投资者更加关注供应过剩问题,导致市场情绪迅速转向悲观,2601 合约在政策利多兑现后继续走弱。
三、后市展望:短期筑底震荡,中长期看产能去化进度
(一)短期走势:11500 元 / 吨成多空必争关键位
未来 1 - 2 周,2601 合约或在 11500 - 12000 元 / 吨区间震荡。从支撑因素来看,11500 元 / 吨对应行业平均成本线(13 元 / 公斤)。当价格逼近成本线,养殖端亏损加剧,挺价意愿将显著增强。在以往市场波动中,当猪价触及成本红线,养殖户通常会选择减少出栏量以稳定价格。同时,12 月元旦前,屠宰企业为满足节日期间市场需求,通常会提前备货,增加生猪采购量。这一行为可能带动现货价格出现阶段性反弹,进而促使期货价格修复贴水,使得 2601 合约获得一定支撑。
然而,压制因素同样不容忽视。能繁母猪存栏去化幅度仅 1.2%,远低于市场预期的 3%。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猪供应仍然较为充足,供应过剩的周期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庞大的供应量始终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叠加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大宗商品普遍处于普跌氛围,在此大环境下,生猪期货也难以独善其身,资金外流、市场信心受挫,进一步限制了 2601 合约的上涨空间。
(二)中长期关键变量:产能去化速度决定反转节奏
当前正处于体重去化进程中。10 月生猪出栏均重降至 128.25 公斤,压栏现象有所缓解,但该重量仍高于正常水平(120 - 125 公斤)。接下来需重点观察 11 月能否降至 125 公斤以下,这将是确认养殖端主动降重成效的关键指标。只有当出栏均重持续稳定在合理区间,才意味着养殖端成功减少了单头生猪的供应,从侧面缓解市场供应压力。
能繁母猪加速淘汰是更为关键的阶段。当仔猪价格跌破 200 元 / 头(当前 265 元 / 头)、自繁自养亏损扩大至 200 元 / 头以上时,对于集团化猪场而言,继续保留过多能繁母猪将面临巨大成本压力,此时将启动能繁母猪淘汰。一旦出现这一信号,就表明行业产能开始进入实质性去化阶段,市场供需格局有望逐步改善,2601 合约也将有望提前对 2026 年上半年反转预期进行交易,迎来价格反转上涨行情。
(三)操作建议
对于投机者而言,可在 11500 元 / 吨以下轻仓尝试做多,设置止损为 11300 元 / 吨,以此博弈短期超跌反弹带来的收益;当价格反弹至 12000 元 / 吨以上时,可布局空单,目标看向 11500 元 / 吨,整个操作过程需严格控制仓位在 20% 以内,避免因市场波动过大而遭受严重损失。
规模养殖企业作为套保者,可在 12000 元 / 吨以上对冲 1 月现货,如此能够锁定 10% 的利润,有效规避价格下跌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定收益;贸易商则可逢低在 11500 元 / 吨以下建立虚拟库存,以此对冲春节前备货需求,在价格低位时锁定成本,待需求旺季来临时获取利润。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每周生猪出栏均重、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及南方腌腊季启动进度。这些数据和事件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一旦出现异常波动,市场情绪可能会被过度放大,导致价格出现极端波动,投资者需及时调整策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结语
生猪期货 2601 合约的震荡走势,本质是 “现实高供应” 与 “远期去产能预期” 的激烈博弈。短期来看,出栏压力与消费真空期仍将压制价格,但养殖成本线附近的挺价力量逐步增强;中长期需密切关注能繁母猪淘汰节奏,这才是打破 “猪周期” 下行通道的核心变量。对于投资者,建议以波段思路参与,在产能去化的明确信号出现前,避免过度看多或看空,耐心等待趋势性机会的降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