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主力合约走势复盘:窄幅震荡中的多空博弈态势分析
1.1 日内走势:资金博弈加剧,成本线成为关键支撑位
2025 年 11 月 11 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 2601 开盘价为 11950 元 / 吨,此开盘价格成为当日市场博弈的起始基准。开盘后,多空双方于 11900 - 12000 元 / 吨区间展开激烈争夺,价格的细微波动均反映出双方力量的较量。盘中,多头基于对未来供需关系改善的预期,试图向上突破拉高价格;而空头则鉴于当前供应过剩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扭转,全力打压价格。
最终,该合约收报 11955 元 / 吨,涨幅为 0.76%。虽涨幅有限,但在多空激烈博弈的背景下,每一点涨幅均来之不易。当日成交量为 7.8 万手,持仓量减少 800 手,呈现 “缩量反弹” 特征。这表明日内交易中资金频繁进出,市场参与者普遍谨慎观察市场动向,持仓过夜意愿较低,充分体现出市场对关键信息的高度敏感。从日线级别分析,该合约已连续 3 日收于 60 日均线下方,对多头形成一定压力。MACD 绿柱持续缩短,显示空头力量逐渐减弱;KDJ 指标低位金叉,表明短期超卖后技术性反弹需求增强,为多头带来一定支撑。然而,布林带中轨(12050 元 / 吨)的压制作用明显,限制了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市场仍处于底部震荡格局,多空双方均在等待决定性时机以打破平衡。
1.2 期现联动:现货疲弱拖累期价,升水幅度收窄至 1.2%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紧密关联、相互影响。对比现货市场,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 11.93 元 / 公斤(约 11930 元 / 吨),期货升水仅 25 元 / 吨,较上周缩窄 15%。这一数据变化反映出市场对远期供需改善预期的减弱。在山东、河南等地,标猪出栏价为 11.95 - 12.40 元 / 公斤,140 公斤以上肥猪溢价 0.1 - 0.2 元 / 公斤。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散养户出栏积极性提升,压栏增重动力减弱,现货市场 “以量换价” 特征显著。大量生猪涌入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上涨空间受限,直接拖累期货价格,使得期货升水幅度不断收窄。在期现联动的市场环境中,多空双方均依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策略。
二、多空逻辑深度拆解:供应过剩与成本支撑的博弈格局
2.1 空头压制:产能去化不及预期,短期供应过剩局面亟待解决
在当前生猪市场的多空博弈中,空头力量占据一定优势,主要源于产能去化不及预期导致的短期供应过剩问题,这一问题犹如高悬于市场上方的 “堰塞湖”,对价格形成较大下行压力。
从能繁母猪存栏量这一关键指标来看,截至 2025 年 9 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 4035 万头,超出正常保有量 3900 万头的 3.5%,处于相对高位。同时,母猪繁殖效率不断提升,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升至 24 头的历史新高。这意味着未来 6 个月,将有大量仔猪成长为可出栏生猪,生猪供应将维持高位。据卓创资讯预计,11 月生猪出栏量环比将增长 5%。庞大的供应规模使得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上涨面临巨大阻力,供应过剩周期至少将延续至 2026 年一季度。
标肥价差是市场供需关系的重要指标。当前,标肥价差收窄至 - 0.67 元 / 公斤,表明 150 公斤以上肥猪与标猪价差转负,反映出大体重生猪积压严重。养殖端 “压栏待涨” 心态松动,山东、河南等地散户周度出栏量增加 12%,屠宰企业日均收购量超出计划 20%,市场生猪供应远超预期。这种短期集中抛售压力进一步加剧供应过剩,空头力量借此打压价格。
2.2 多头支撑:成本底线与政策预期构筑双重支撑多头
在市场博弈中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其凭借成本底线与政策预期构筑起双重支撑,一定程度上支撑生猪期货价格,避免价格过度下跌。
养殖成本为价格提供了坚实底部支撑。尽管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较三季度高点回落 12%,但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仍高达 14 元 / 公斤。目前,自繁自养养殖户每头生猪亏损 300 元,面临较大经济压力。规模场通过 “期货套保 + 订单养殖” 模式锁定 60% 的饲料成本,缓解成本压力。同时,150 公斤以上肥猪存栏量环比减少 5%,惜售情绪得到阶段性缓解,供应压力有所减轻,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政策托底预期不断升温,为多头提供有力支持。发改委正在研究启动第三轮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预计收储量在 5 - 10 万吨。此举措一旦实施,将直接减少市场生猪供应量,对价格产生积极影响。农业农村部拟出台《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当能繁母猪存栏低于 4000 万头时启动产能保护机制。这些政策措施提振了市场对 “市场底 + 政策底” 的双重预期,增强了养殖户对未来市场的信心,坚定了多头在市场中的立场。
三、机构策略透视:短期震荡筑底,中期布局产能去化行情
3.1 资金动向:空头增仓限制反弹高度
在生猪期货市场博弈中,资金动向对价格走势具有关键影响。截至 2025 年 11 月 10 日,前 20 名期货公司净空单增加 1500 手至 9200 手,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华泰、永安期货持续增空,反映出机构对 “高存栏 + 低消费” 的中期看空逻辑。在他们看来,当前生猪存栏量居高不下,市场消费低迷,供需失衡局面短期内难以有效改善,对未来价格走势持悲观态度。
然而,市场存在诸多变数。产业套保盘在 11800 元 / 吨密集接货,显示出现货企业对该价格水平的认可,认为已达到成本线支撑。期现套利空间缩至 50 元 / 吨,表明市场进入 “产业抄底 + 投机做空” 的胶着阶段。产业抄底者认为价格已具备抄底价值,投机做空者坚信市场下行趋势将延续,双方分歧导致市场陷入胶着,价格难以出现明显趋势性变化。
3.2 多空分歧下的操作建议
在多空分歧严重的市场环境下,不同类型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投资风格和风险承受能力制定相应操作策略。
对于日内交易者,11900 - 12050 元 / 吨区间是多空争夺的关键区域。日内交易者可在此区间进行高抛低吸操作:价格上涨至 12050 元 / 吨附近时,可轻仓卖出,等待价格回调;价格下跌至 11900 元 / 吨附近时,可轻仓买入,博取价格反弹收益。若价格突破 12050 元 / 吨,可轻仓追多,并设置止损位在 11950 元 / 吨,以防价格反转;若价格下破 11900 元 / 吨,可试空,目标看向 11700 元 / 吨。交易过程中,需密切关注 10:30 屠宰企业采购价与散户出栏节奏变化,及时调整交易策略。
中长线投资者更关注市场长期趋势和宏观格局。在 11800 元 / 吨以下,可分批建立观察仓,重点跟踪 12 月能繁母猪存栏数据。预期该数据环比降 1%,若产能去化加速,可布局 2601 合约 11500 - 11800 元区间的波段多单,目标看至 13000 元 / 吨,对应春节前现货 13 元 / 公斤。中长线投资者注重市场基本面和长期趋势,不受短期价格波动影响,以耐心和坚定信念等待市场趋势转变,获取长期投资收益。
四、后市展望:产能去化进程决定价格反转时机
4.1 短期(11 月下旬):出栏节奏成为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
在生猪市场短期博弈中,11 月下旬的出栏节奏是决定价格走势的核心要素。养殖端的决策直接影响市场生猪供应量,进而左右价格涨跌。
若养殖端因年度计划或资金压力集中出栏,大量生猪涌入市场将加剧供过于求局面。在此情况下,猪价可能下探 11500 - 11800 元 / 吨寻求支撑。不过,价格下探也可能为春节前消费旺季腾出反弹空间,因为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可能刺激消费者增加购买量,带动需求增长,为价格反弹创造条件。
相反,若散户惜售情绪持续,标猪出栏均重维持 128 公斤以上,供应量减少将使市场生猪相对稀缺。在政策预期驱动下,期价可能试探 12200 元 / 吨阻力位。但由于缺乏现货基本面支撑,这种反弹高度有限,因为现货市场供应情况是决定价格的根本因素,若供应过剩问题未得到实质性解决,仅靠政策预期和惜售情绪难以推动价格持续上涨。
4.2 中长期:2026 年一季度迎来供需拐点
从长远视角看,生猪市场供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2026 年一季度有望迎来关键供需拐点。
卓创资讯指出,当能繁母猪存栏降至 3900 万头以下(当前 4035 万头),且 PSY 回落至 22 头以下,生猪期货将进入 “去库存 + 需求回暖” 的双击阶段。这标志着市场供需关系朝着有利于价格上涨的方向转变,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和 PSY 回落将减少未来生猪供应量,若需求回暖,市场供需关系将改善,价格有望上涨。
回顾历史经验,期货价格通常领先现货 3 - 6 个月反映产能变化。因此,建议重点关注 2601 合约对 2026 年春节前腌腊需求的预期博弈,逢低布局远期多头头寸。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抓住价格下跌机会提前布局,等待市场反转带来的收益,在市场博弈中,提前洞察先机者方能获得成功。
结语:在周期底部构建产业思维
2025 年双十一期间,生猪期货市场以 0.76% 的微涨呈现出 “现实压力” 与 “预期修复” 的博弈态势。投资者应警惕短期情绪驱动的市场波动,聚焦能繁母猪存栏、标肥价差等核心数据;产业客户可借助期货工具对冲价格风险,提前布局春节前消费旺季。市场始终青睐理性参与者,当价格围绕成本线震荡时,正是检验交易逻辑与风险控制能力的关键时期。(数据支持:农业农村部、卓创资讯、华泰期货)
|